一、第十六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18/11(日)︱《濟州和平村:第二十五小時的記憶》@青春工藝

25小時論述濟州如何在與本島抗爭身份和地位,政府強行興建美軍基地而一眾居民抗議反對政府不理居民聲音。當地居民透過藝術,訴說濟州故事和歷史。另一主線是貫穿全片的畫外面獨白,不斷提出「我明明參與了整個運動,與村民住在一起,為什麼我仍然感覺不屬於這裡?」的自我疑問,帶出與港人類近的身分認同問題。到底影像和記憶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呢?
*28/11(三)嶺南虎地書室場次有濟洲朋友來港分享
21/11(三)| 《這也是我們的場境!》@虎地書室
近年 #metoo 運動直捲網界及盪入主流的眼球,強調「說出來,告訴社會普遍性」。片中你會看到各擔其職的punk女現身說法,涉及音樂場景的性騷擾問題,各圈生態仔細有別。你有曾否在你圈內遇/見過性騷擾?除了發聲和音,你想像你可以有什麼行動?
22/11(四)| 《核禍.無盡.旅途》@香港獨立媒體

導演隨已故母親的反核歷程展開旅途,涉涉於看見被蓋在地氊底下的大國邊陲小民們,如何背負著世界濫用核子生產出來的毁滅。這時代訓練人對戰亂犧牲麻木,善忘得只考慮眼前的事,急於遺忘核武對人對土地的損害。軍備競賽下生產的核,穿上名叫「惠民環保廉價能源」的和平新衣,無傷口無色無味的輻射,更便利地以大義奪走工人小民的生命,藉以見證文明的存在。新人類有沒有選擇?影片沒有問題沒有死亡沒有勞氣,問題是輻射帶得走抗爭的本能嗎?
連結:
第十六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電影節場次資料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