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s:
文章
留言

Posts Tagged ‘工人文學獎’

今期目錄
.舊區更新電視-順寧道台
短片 | 六十呎住六人-田X收購紀事
. 草根視點
第六屆工人文學獎座談會
「知識分子書寫工人的困難」 系列--知識分子入廠經驗:深圳及香港
.活動推介: 錄像+聲音+文本活動
城市外的歌.說故事的人 總結演出
===============================
.舊區更新電視-順寧道台
短片 | 六十呎住六人-田X收購紀事
住在深水埗天台屋的譚家,
約六十呎也可能不到的空間,
六人擠在一起住,
公屋輪足3,上樓依然遙遙無期,
X迫遷又迫在眉睫……

. 草根視點
第六屆工人文學獎座談會
「知識分子書寫工人的困難」 系列--知識分子入廠經驗:深圳及香港

日期:
17/1/2012(星期二)
時間:晚上7:30 – 9:30
地點: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香港九龍旺角道7-9號威特商業大廈9樓)
講者:潘毅、劉英傑
〈夢幻食品廠120小時〉是第四屆工人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劉英傑八十年代到食品廠工作了一年半,是生產線組長。小說以魔幻手法寫成,其中對食品廠工人爭取權益的幻想,亦對資產階級的期許…今天仍是那麼遙不可及!
《中國女工》通過潘毅與女工一起生活和工作,從1995年至1996年在深圳港資工廠做了八個月田野調查,展現當代中國女工的生存現狀。此書出版就獲得學界好評,獲美國社會科學界「米爾斯獎」(C. Wright Mills)。
參考:潘毅:《中國女工》及劉英傑:〈夢幻食品廠120小時〉
主辦:工人文學獎委員會
查詢:劉先生 9513 6827
———————————————————

.活動推介: 錄像+聲音+文本活動
城市外的歌.說故事的人 總結演出

日期及時間:
13/1/2012 (星期五) 8:00pm*14/1/2012 (星期六) 3:00pm*
*設演後座談會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多媒體劇場

費用全免
廣東話主講
「城市外的歌.說故事的人」計劃旨在讓年青一代創作人,重新檢視農耕生活、城市發展與土地和自然及的關係,並藉此開啟他們的創作想像。五組年青創作人於 20118月參與講座、三個不同媒體的工作坊(口述文學紀錄、錄音及混音、紀錄片拍攝)及戶外考察後,隨即走訪香港的農村及漁村,從舊村民及漁民身上收 集他們的老故事及老歌謠,以文字、錄音及錄像紀錄之餘,更將這些素材整理和發展,創作了五個分別以神話、大澳居民的生活、舊式婚姻及傳統婚禮禮儀、圍村與 保育和發展的兩難,及塔門水上人的故事為題的作品,於201211314日在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與公眾分享。
節目查詢:鄧子琪小姐 (2339 7370)
網上留座:www.creativehk.edu.hk/artscentre
廣告

Read Full Post »

今期通訊

一.鐵怒沿線

 菜園村最新消息:新村臨時屋動工 村民四月底開始遷入

二. 草根視點推介:

短片| 〈焊工的一天〉孟曉強

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得獎作品

三. 白色恐怖與公民社會:

423: 藝術公民大聲行

~~~~~~~~~~~~~~~~~~~~~~~~~~~~~~~~~~~~~~

一.鐵怒沿線

 菜園村最新消息:新村臨時屋動工 村民四月底開始遷入

●鬥爭兩年半   創「非原居民」搬村先例

●「路權問題」解決後的拘捕潮

●接受臨時屋方案 進入組織建設階段

●四月廿四日 菜園村惜別會

請去:  http://ragingiron.wordpress.com/2011/04/20/newvillage_progress/

=================

二. 草根視點推介:

短片| 〈焊工的一天〉孟曉強

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得獎作品

去年第五屆工人文學獎復辦,
目的是鼓勵工人寫作和發聲,
同時推動社會正視工人的生活和處境。

得獎結果已公佈,

得獎作品亦正逐步更新在工人文學獎的網誌。

<草根視點>會不定期在通訊中推介一些作品,

大家也來這些工人的寫作和發聲吧!

短片組冠軍| 〈焊工的一天〉孟曉強

去片:  http://grassview.wordpress.com/2011/04/21/video/

================

三. 白色恐怖與公民社會:

423: 藝術公民大聲行

當中國和香港藝術市場發展越來越蓬勃之際,
維權藝術家艾未未因為敏感創作被國保帶走失踪,
而香港也出現重案組追捕塗鴉藝術家的白色恐怖。

呼籲你加入,
以任何創作、視覺元素、聲音、行為等等等來表達「發聲」這概念,
或攜帶任何可以發聲的物品參加。

日期:23/4/2011
時間:3:00pm
起點:西洋菜南街(近家樂坊兆萬商場)
路線:彌敦道 – 廣東道 – 文化中心
終點:「自由戰士」* 雕像下
遊行形式: 以任何創作來表達「發聲」

主辦單位:藝術公民(歡迎其他藝術團體、民間組織加入協辦)

*註:文化中心外的《翱翔的法國人》原名《自由戰士》,

那是César Baldaccini在藝術館開幕展《太法國了!》時送給藝術館,作品造於1990年,名字被當年市政局改掉,叫自由戰士太敏感吧!

詳情: http://actingcivil.wordpress.com/2011/04/20/%E6%8E%A8%E4%BB%8B-423%E8%97%9D%E8%A1%93%E5%85%AC%E6%B0%91%E5%A4%A7%E8%81%B2%E8%A1%8Cart-citizens-march/

Read Full Post »

今期目錄

一. 今個星期社運電影節放映:

1) 7/10/2010(四) 晚8:30《公民調查》(《我們的娃娃》續集 )

2) 9/10/2010(六) 午3:00《我們的娃娃》

3) 10/10/2010(日) 晚 7:30 《阿賀河上的生活》

4) 13/10/2010(三) 晚 7:30  《中原紀事》

二 . 草根視點: 「工人文學獎」誠徵參賽短片 ( 本月底截稿)

三. 活動推介:  由1967到21世紀:近代香港抗爭系工作坊

============================

一. 今個星期社運電影節放映:

影像.感動.思索.行動
留在你與我身邊

1) 7/10/2010(四) 晚8:30《公民調查》(《我們的娃娃》續集 )

導演:艾曉明
拍攝:艾曉明、譚作人、謝貽卉
剪輯:艾曉明、胡杰
錄像支持:滕彪
2009/中國/64分鐘
語言:國語、中文字幕
放映時間:8:30 p.m.
放映地點:勞資關係協進會(社區二手店)
長沙灣元州街267號 昌發工業大廈1字樓B座(長沙灣地鐵站C1出口)

2) 9/10/2010(六) 午3:00《我們的娃娃》

導演:艾曉明
剪輯:艾曉明、胡杰
協助拍攝:譚作人、謝貽卉、楊雨
錄像支持:滕彪
2008/中國/74分鐘
語言:普通話、中文字幕
放映時間:3:00 p.m.
放映地點:勞資關係協進會
深水埗麗閣邨麗蘭樓二樓216室(長沙灣地鐵站A1出口)

3) 10/10/2010(日) 晚 7:30 《阿賀河上的生活》

導演:佐藤真
1992 / 日本∕198分鐘
語言:日語(中文字幕)

這是一幅消失中的農村的肖像。河邊整年不絕的風,退休的造船師傅,底矮的屋舍,漫天飛雪,村民酒聚談歡;如何去畫這幅肖像,就決定了觀看的視點是以懷舊消費,還是對他人的正視。
放映時間: 7:30 p.m.
放映地點:鯉魚門榕樹頭空地(大佛口再入,藍球場對面)

4) 13/10/2010(三) 晚 7:30  《中原紀事》

導演:艾曉明

2006-07/中國.河南/122分鐘

語言:普通話 (中英文字幕)

放映時間: 7:30p.m

放映地點:浸會大學CVA104


我們等待你的觸動 (第八屆香港社運電影節引言短片)

第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籌備小組
http://smff2010.wordpress.com

~~~~~~~~~~~~~~~~~~~~~~~~~~~~~~~~~~~

二 . 草根視點: 「工人文學獎」誠徵參賽短片 ( 本月底截稿)

錄像短片:
短片長度限制為3分鐘或以下
作品格式:容量不超過200MB 的avi, mpeg, wmv, 3gp, mpg, mp4, mov 或gif
參賽者須連同作品名稱及一段不多於一百字的文字描述。

建議主題
參加者可自由選擇題目,也可起用本屆籌委會建議的題目。本屆比賽設不分組別的建議主題獎,凡起用建議主題的作品即自動參與競逐此獎項。建議主題如下:

一、勞動何價
曾幾何時,勞動可以是一種自我實現,是創造力和生命力的張揚,但現在勞動卻往往變成了疲困、受罪、被剝削的勞役。勞動,在今日社會應該有甚麼價值和意義呢?

二、我也是工人?
在今日社會,工人身份已逐漸被淡化,由「僱員」取而代之,可是階級矛盾不曾消失,剝削問題也從未解決。也許,我們是時候思考工人身份與自身的關係。

詳情:     http://grassview.wordpress.com/2010/10/06/workerliterature/

~~~~~~~~~~~~~~~~~~~~~~~~~~~~~~~~~~~~~~~~~~~~~~~~~~~~~~~~

三. 活動推介:  由1967到21世紀:近代香港抗爭系工作坊

據說,1967是劃時代的,它改變了香港政府的政策,也改變了香港的政治氣候和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

1967年,支持北京的香港左派發動抗爭,挑戰殖民政府。這場鬥爭一般被稱為「六七暴動」,而傳統左派陣營則稱之為「反英抗暴」。在四十多年後的今 天提起「六七」,不少人第一時間想起「菠蘿」和林彬遇害。但如果「六七」是那樣的重要,我們有必要對整個鬥爭有更全面的認識。這次的工作坊,就讓我們探討 鬥爭的起因、過程和影響。

作為戰後香港最激烈的抗爭,「六七」對後來香港社會運動和左翼思潮的發展不無影響。 我們將由「六七」起重新學習香港的抗爭史,了解前人的經驗,為未來推動社會進步作好準備。

日期:十月二十三日起一連五個星期六
時間:下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九龍達之路)
報名方法:請將姓名、電話和打算出席的節數傳送到67left21@gmail.com (費用全免)

第一節
10月23日
六七、傳統左派和工人
周奕(《香港左派鬥爭史》作者)
蘇偉權(街工成員,六七見證人)
鍾淇峰(工聯會屬會幹事)
城市大學LT4

第二節
10月30日
有關六七的學術研究
張家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作者)
葉健民(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黃志坤(前自由工會幹事)
城市大學LT3

第三節
11月6日
六七後的抗爭:由火紅年代到過渡期
陳寶瑩(四五行動、社民連成員)
馮可立(中大社工系教授)
馬嶽(中大政政系教授)
城市大學LT4

第四節
11月13日
九十年代的抗爭:社區、居民、學生、工人運動的異同
蘇耀昌(街坊工友服務處)
伍建榮 (基層發展中心)
蒙兆達 (職工盟)
葉蔭聰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師)
城市大學LT4

第五節
11月20日
跨世代青年左翼對話
梁國雄(長毛;立法會議員)
林致良(左翼21)
周諾恆 (FM 101)
尚有其它嘉賓在接洽中
城市大學LT3

主辦單位:左翼21、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香港中文大學生會、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查詢:67left21@gmail.com

———————————————-

Read Full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