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宣傳
1) 第十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
春夏場已經開始!
放映資訊持續更新,以網誌最新消息為準
播映影片 films:
– 只管來sato吧 さとにきたらええやん come on home to sato
– 目聽心聲
– 快馬工友 fai’s fight + 送貨 delivery
– (新聞裡聽不到的)移工故事 migrant workers’ stories (that the news won’t tell you) cerita buruh migran (yang tidak kamu dengar dari berita)
放映及活動時間表 screening timetable:
https://smff202021.wordpress.com/
(新聞裡聽不到的)移工故事 migrant workers’ stories (that the news won’t tell you) cerita buruh migran (yang tidak kamu dengar dari berita)

製作:Fifi@自治八樓移工共行委員會|製作顧問:Indra@Media PILAR|片段提供:Media PILAR|語言:印尼國語、廣東話、英語、國語|字幕:中文、英文及印尼文字幕|2021|107分鐘|彩色
2020疫症之年對香港的移民家務工(下稱「移工」)帶來極大打擊:綜觀工作量及工時大大增加,休息日被要求留在僱主家中,自己負擔起防疫物資的支出……然而香港新聞媒體有關移工的報導,除了大肆描繪她們放假在公共空間聚集,明講暗示她們會傳播病毒之外,鮮有報導移工真正面對的狀況。她們的聲音,到底在哪裡?
日期|date | 時間|time | 地點 | venue |
4/5/2021 | 7:30pm | 炮台山長康街20號中天樓地鋪 G/F, jones mansion, 20 cheung hong street, fortress hill |
30/5/2021 (日sun) | 2:00pm | 妖物唐三 tong 3 太子上海街716號唐三樓 3/F, 716 Shang Hai Street, Hong Kong |
只管來SATO吧 さとにきたらええやん come on home to sato

《只管來sato吧》描繪了位於釜ヶ崎的兒童館「兒童里」(kodomo no sato) 。從最初由宗教團體設立的兒童遊樂場、臨時收容所,到後來成為政府認可並資助的非營利兒童之家,兒童里在四十多年間,一直免費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社區照顧。
日期|date | 時間|time | 地點|venue |
16/5/2021 (日 sun) | 2:30pm | 天水圍天暉路社區會堂 新界天水圍天暉路 tin fai road community hall tin fai road, tin shui wai, new territories |
快馬工友 fai ‘s fight + 送貨 delivery



快馬工友 fai ‘s fight
製作:第十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影行者|廣東話(中英字幕)|2020|香港|64分鐘|彩色
假如你在職場上被仆街老闆欺壓,你會選擇當面對質?找勞工處?還是黯然辭職?本片主角阿輝是一名速遞工人,他在這行打滾的廿年間,上過勞工處追討所失,也曾經向老闆陳明勞工的權利。在2019年,他正式組織「快馬工友組」,希望連結不同打工仔女在職場上反抗,並與勞工組合作,連群結隊上公司追討多年所欠的「4118*」權益。
在過程中,他以行動揭穿了老闆的謊言、獲得他應得的薪金,同時迎來秋後算帳。這些經歷折射出許多香港基層打工仔面對的困境,如果我們不接受世界就是如此,如何才會找到出路?
送貨 delivery
製作:eric cheng|廣東話(中英文字幕)|2020|香港|6分鐘|彩色
人的多重身份中,除了國籍和性別,我們通常都會以職業表述自己。「我」是一名學生,從小父親不時跟我說「細個唔讀書,大個做運輸」,提醒我要努力讀書,長大後不要跟他一樣從事運輸。漸漸,「我」對送貨工人有了負面的印象,警剔自己不要成為送貨工人,更對父親感到羞愧和不耐煩。可是,「我」卻鬼使神差地體驗了送貨的辛酸。經歷一切後,「我」再次面對是送貨工人的父親。
打工仔求助紀—找勞工處還是直接追討?
製作:第十八屆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影行者|廣東話(中英字幕)|2020|香港|13分鐘|彩色
打工仔遭老闆拖欠工資,或剋扣應得勞工待遇、想要追討時,老闆卻說:去勞工處啦!
有些打工仔選擇直接上門追討,旁人又有什麼反應?
工友阿逾兩種經驗都有。 追討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她面對的是什麼,心情如何? 如果想追討應得待遇,阿逾會給你什麼意見?來看看她的經驗。
鳴謝:受訪者阿逾,以及「勞工組」提供部份影片
23/5/2021 (日) | 2:30pm | 快馬工友 fai ‘s fight+送貨 delivery * #疫情關係有人數上限,需報名 |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觀塘翠屏邨翠櫻樓地下1-3a 室 |
#這個月,諗藝術…
1) 影片|八方識字閣—烏都語及旁遮普語(一) octagon language corner—Urdu and Punjabi(1)
我們找來九龍城重建區內的巴基斯坦街坊,salia和romy,教大家如何與巴基斯坦街坊交流。巴基斯坦朋友不止講烏都語,也會旁遮旁語;兩種語言在應用時有相同亦有相異,卻不妨礙溝通,大家都能互相明白。 we invite our pakistani friends living in the kowloon city urban renewal area, salia and romy, to teach us how to talk with pakistani friends. they speak and can understand both urdu and punjabi, just like many of our pakistani friends do.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sl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in daily conversations, yet these does not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烏都語及旁遮普語教學 urdu and punjabi teacher:salia、rom
拍攝 filming:怡、偉
剪接 editing:怡、偉
小劇場劇本框架 script framework:怡
小劇場創作演員 creative and acting:binar、偉
鳴謝 thanks to:salia、romy、九龍城重建關注組 kowloon city urban renewal concern group
製作 production:影行者 v-artivist
媒體伙伴:草根·行動·媒體 grassmediaction
#越南話 #越南語 #vietnamese #vietnameselearning
#社區 #社區小店 #簡單語言交流 #連結 #共同創作
#草根行動媒體grassmediaction #藝術D平台 #ArtsGoDigital
2) 聾聽同路閣—慶胡之心聲Deaf and Hearing Connects – The Thoughts of Hing Wu
聾人過去有何經歷,對未來有何期盼? 生活各個不同範疇有什麼需要? 誠邀大家觀看聾人朋友慶胡以手語、影像訴說心聲。 ~~~~ [聾聽同路閣]系列包括即興舞蹈工作坊短片,及聾人以手語分享心聲自我表達的影片。系列期望可促進聽人與聾人間共融同行,藉話語、影像及形體表達等不同藝術媒介與他人訴心聲;兼透過藝術成品的傳播,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聾人 #心聲 #連結 #聾聽共融 #藝術D平台 #ArtsGoDigital
#這個月,諗社會…
1) 龍城街坊發展局遞信爭原區安置 望發展局促房協與市建局換地
[草根行動媒體] 市區重建特約記者:歌怡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由啟德道/沙浦道(KC-015)受影響居民、商戶和義工組成,關注組提議的「九龍城重建原區安置方案」,是要求房協將其啟德地皮與市建局土瓜灣重建地皮交換,讓市建局興建安置大廈安置受重建影響住戶及小店,並同時令社會多了1500個出租公屋單位,讓有關公營機構可為香港土地及房屋問題作出些微貢獻,而不是唯利是圖地將公營重建變成地產項目。
2) 【寮屋–市區草根的另一選擇】 #01 專題序:什麼是「市區寮屋」?
[草根.行動.媒體]特約九龍東記者:牛怡善

2018年5月10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公佈有關寮屋清拆的新補償及安置優化方案:「為收地及清拆工作拆牆鬆綁。」,號稱「510方案」。2019年,政府於施政報告中公佈將於2025年完成清拆九龍區三村,即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草根.行動.媒體」一向關注基層住屋和空間自主的問題,雖然我們是全義工團隊,但都希望在之後的時間,可以盡力跟進或轉載相關的議題。小記本身是自小居於九龍東基層公屋街坊,對於社區的轉變亦很想進一步了解,因此會不定期跟進。
全文請往: https://cutt.ly/sxjM01t
~~~~~~
關於影行者
我們相信,藝術是有關個人與群體之關係的創意表述,
所以,我們致力於把藝術還給人民,把人民還給藝術
網頁: http://www.v-artivist.net/
facebook: 影行者v-artivist
instagram: vartivist